您现在阅读的是
猫和我小说网www.maohewo.net提供的《成了状元郎的小妾》100-110(第6/18页)
真真是把我吓坏了!”
寻真弯起眼睛,看着引儿笑了一会,道,“不过,从今往后,我便要以男子的身份生活了,引儿,你还是得改口。”
引儿:“姐姐的意思是,若我们重新入籍,你要以男子的身份?”
寻真:“嗯。”
引儿:“姐姐,万万不可,若以男子入籍,扮成男子的艰难暂且不提,最要紧的事,那岂不是……再也不能以女子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了?这怎么可以?”
虽然在这个朝代,家庭无男丁的情况下可以立女户。
可即便如此,有很多事,要靠男人的身份才能做。
寻真:“首先,以男子的身份在外行走,不管是做生意,还是旁的,都会便利不少。”
“其次,我们两个女子,若立了女户,又如此年轻,还身负巨财,一旦为他人知晓,他人定会觉得我们两个弱女子好欺负,说不定会动歪心思,霸占我们的钱财。若是换成男子,他们便会忌惮几分。”
“还有,最重要的一点,我已经准备好了。我知道假扮男子很危险,要是被发现,我们骗户籍的事被揭露,就会连累你也受罪,若是被判刑、仗打,甚至有可能丢了命。”
引儿听到这里,跺了一下脚:“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!”
二人经过这段时间的逃亡,引儿脑子里陈旧的主仆观念总算淡化了一些。
寻真觉得这样很好,虽然两人在三观上有不少差异,但日子长了,潜移默化中,人总是会改变的。
寻真笑着说:“我知道。我的意思是——”
“为了让我们不陷入危险,过上更好的日子,我会很努力,把男人这一身份扮得很好很好。”
“直到没有一个人会怀疑。”
“你相信我吗?”
引儿注视着寻真,她一直都知道的。
寻真不论想做什么,都会拼尽全力做到最好。
“我相信你。”
“哥哥。”-
这几日,两人暂时住在庙里。附近也住了不少灾民。
寻真病好后,两人在城里四处逛了逛,泗州城还在重建之中,整座城市处处都留存着被洪水破坏的痕迹。
寻真猜得没错。由于洪水,泗州城大部分的户籍档案损毁了。
城中很多地方都张贴了公告,告知百姓需要重新登记户籍,公告上写明了下一次统一登记的时间、地点和要求。
两人记下时间,回庙里讨论名字。
原先混入流民队伍时,二人便以甄家兄妹的身份示人。
这“甄”姓便定了。
给自己取名字,可让寻真费了不少脑细胞。
将自己的名字倒过来?甄寻?
这样会不会太明显,容易被发现吧?
甄楼?
寻真连着读了几遍,发现谐音是——真low。
不行不行。
甄行?甄牛?甄靓?
寻真选择困难症了,便先问引儿:“你想取什么名字,还是继续用你现在这个名字吗?”
引儿:“我也想换个名字,哥哥书读得多,不如哥哥给我取个好听的名字吧?”
寻真给引儿想了几个,让她挑。
最后引儿选了一字“凌”,甄凌。
寻真用树枝蘸了水,在地上写下这两个字,给引儿看。
引儿十分开心,眼睛亮晶晶的:“以后我也是有姓有名的人啦!”
寻真点头:“嗯!”
引儿:“那哥哥要取什么名字呢?”
寻真望着天边,走了一会儿神,灵机一动。
有了!
一笔一划在地上写下几字。
念了一遍,问引儿:“这个名字怎么样?好听吧?”
既然都姓“甄”了,谐音一定要用起来!
引儿听了这名字,一愣。
第104章 第104章“登记”
差役登记受灾民众时,自然不是百姓说什么便记什么,还需复查审核,以防虚报、漏报。有人带着地契、房契或是族谱等能证明身份和户籍信息的旧文书,核验起来便容易些。
大娘就是其中之一了,洪水突发后,她便将地契贴身藏在里衣,一路小心保管,差役见有凭证,简单询问了籍贯、家中人口等,便快速登记在册。只是大娘丈夫和儿子,至今下落不明,生死未卜。
寻真和引儿二人拿不出任何能自证身份的物件,差役便会去走访邻里核实。因滩头村紧挨着淮河,洪水来袭时首当其冲,房屋成片倒塌,幸存者寥寥无几。大娘主动为她们作证,差役听后,便没怀疑,将二人登记在册。
待主簿汇总整理、编造完善后,寻真和引儿便正式成了泗州虹县青阳镇滩头村的村民了。
二人在滩头村搭了间小屋,与大娘做了邻居。
寻真去城中书院读书,凭着读书人的身份,揽些抄书的活儿。
引儿,不,现在是甄凌了。
甄凌在家做些手工活,拿绣品和手工艺品去集市上卖。当然,替人抄书和卖绣品赚不了几个钱,主要还是靠包袱里的金子换钱度日。
寻真每日都会早起,绕着整个村子跑步,还在屋前置了双杠,炼臂力,后来,她又去城里的铁匠铺,定制了一副杠铃和一堆哑铃。
每天清晨,寻真雷打不动地先绕着村子跑上一圈,回来后便开始进行力量训练,做双杠臂屈伸、杠铃卧推、俯卧撑,直到把自己累趴下。
寻真其实从未接触过系统的健身教程,这些锻炼方法和器材制作,全是凭她的记忆摸索出来的。回想起来,也觉得自己挺幸运,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瞎琢磨,居然没有弄伤自己。
就这样坚持了小半年,寻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很大变化。
原本单薄的上身逐渐变得结实有力。她个子不高,如果身形过于瘦弱,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,这下可算是不用担心了。
而且,经过“流亡”和户外锻炼,她的皮肤也晒黑了,还有些粗糙,便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特意把脸抹黄了。
滩头村人口稀落,没多少户人家。寻真每日坚持晨跑,来来回回穿梭在村子的小径上,次数多了,村里人便都眼熟她了,还觉得新奇,读书人大多弱不禁风,整日手捧书卷,举止斯文,像寻真这般爱动的,倒很少见。
两人定居三月后,差役在村子显眼处张贴公示。
差役扯着嗓子,站在告示旁,详细地向围拢过来的村民们解释其中内容。
寻真正在晨跑,瞧见这阵仗,停下脚步,凑过去看热闹了。
泗州刺史颁下新政。
名为荒政三策:
其一,恩诏百姓,二年之内,赋税全免,至第三年,减半征收。
其二,行以工代赈之法,凡受灾民众,投身水利疏浚、路桥建造、城垣修等公共工程,均可获钱谷以为酬。
其三,减粜出贷,官仓之米减价出售,同时朝廷放贷于民,以助灾民重振家业。
差役讲解完,百姓们欢呼雀跃。
寻真心想,泗州的官还挺好,有了这政策,即便没钱,她们也能在泗州好好过下去了。
甄凌听寻真讲了新政策,感慨道:“……是父母官呢。”
在书院,寻
真也听见别人谈论新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请收藏猫和我小说网 maohewo.net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