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和我小说网 > 青春校园 > 农门长姐太泼辣[九零]

130-14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www.maohewo.net提供的《农门长姐太泼辣[九零]》130-140(第5/13页)

不俗也不雅,尽显中庸之道,很适合我们餐厅的定位。”

    她开这个餐厅主要是不想姜成才无聊闷出病来,赚多赚少她是不在意的。

    名字定下来,接下来就是找广告公司定做招牌,等招牌的时间里,姜爱华在家里教姜成才怎么做火鸡面。

    火鸡面其实主要就是酱料的比例要配好,配好了怎么拌都好吃,跟炒菜比起来,这种速成的面食轻松了太多。

    姜成才刚开始有些笨手笨脚的,做坏了几回,但一回生两回熟,姜爱华一点点地仔细指导他,他进步得也很快。

    等招牌做好挂上去,他的手艺也算过关了,可以开始营业了。

    现在还是夏天,火鸡面还是以冷的面为主,到冬天的话,姜爱华订的六头炉子就可以派上用场了,有铺子在,终于不用出去吹风了。

    火鸡面的价格是姜爱华定的,一份素面三块钱,加一颗煎鸡蛋五毛,另外也可以加香肠、鸡柳等,一份面吃到饱也就三四块钱,差不多跟她摆地摊的价格一样了,主打一个经济实惠。

    招牌终于挂上去了,姜爱华挑了个日子,在店铺门前放了一串鞭炮,庆祝店铺开业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只要东西味道好价格实惠,还是会有人来吃的。

    有过来尝鲜的幼儿园家长认出姜爱华来了:“哟,原来你在这里开店啊,我还以为吃不到你家的地道火鸡面了呢,还开了店铺?你怎么不去学校门口宣传一下?可多人问了。”

    姜爱华想了想,觉得有道理,第二天就印了几百份传单到学校的门口派发,效果还真不错,店铺迎来了客流的高峰期,店里面坐满了带着孩子来的家长,一人点一份火鸡面,吃得热火朝天。

    看着小客人们吃得满头满脸大汗,店里的开水虽然是免费的,但不解辣,姜爱华灵机一动,第二天就搬回来一个大冰箱,订了一冰箱的本地黑豆奶放在冰箱里卖。

    辣火鸡面就着甜甜的冰豆奶,简直是人间美味加上最佳搭配,装豆奶的瓶子是玻璃瓶,用完后是要回收的,负责豆奶配送的小哥一天就来送了三回的货,三冰箱的豆奶都卖完了。

    晚上店铺打烊,姜成才翻出柜子里的钱一算,开业两天的营业额就有三千多块钱。

    虽然赚的钱都花在大冰箱上了,但这也太值了,难怪爱华当初一定要留下一个店铺自己经营,这一天就能赚回一个月的租金啊。

    姜爱华忙道:“这是刚开业才这样的,而且老顾客们知道我在这里开店才赶过来支持,过几天客流就会正常了,不可能天天赚这么多的,等人流真多起来,估计要等明年兴德广场开业吧,这里慢慢转成商业中心,到时人就会多了。”

    但即使是这样,经营一个铺子的收入也比租出去多多了,姜爱华其实也不想姜成才太累,每天能有个两三百的营业额她也满足了。

    果然,热闹了几天后,熟客都来过了,店里的生意渐渐地淡了下来,再也没有出现过排队的现象,姜成才只在午饭跟晚饭的时候忙几个小时,其他时间都挺清闲的。

    虽然姜爱华早就跟他讲过生意会恢复平淡,但姜成才看着做出来的面没有卖完,心里还是有点着急,姜爱华把没卖完的面打包好送给扫街道的清洁工吃,还安慰他:“这样正好,我看吃饭的时候人也不算少了,你一个人还忙得过来,也不会太辛苦,钱哪里赚得完呢,细水长流才是硬道理。”

    姜成才只好把焦急的心按捺下来,第二天就不再准备那么多酱料跟面了,卖完后直接打烊回家,有时候还能赶上新闻联播呢。

    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,到了月底姜爱华把账拿出来盘点,惊讶地发现开业首月的营业额竟然有两万多块钱,刨掉开业前三天那一波熟客,店铺其他日子的营业额也有一万六千多块钱,相当于每天有五百多块钱的营业额。

    然后姜爱华分析了一下收入的构成,发现每天五百多块钱的营业额里,竟然有近两百块是豆奶贡献的。

    一瓶玻璃瓶的本地黑豆奶卖一块钱,一天能卖出近两百瓶,它的利润直逼主食的利润。

    难怪都说酒楼的利润都靠卖茶卖酒,她家这间小铺子因为放了一个冰箱的豆奶,利润也几乎占了

    半壁江山。

    饮料的市场果然很巨大啊。

    姜成才看着女儿列出来的数字,有点不敢相信:“这是开业首月才这么好吗?以后会不会没这么多了?”

    姜爱华有点犹豫:“应该吧,以后做不到这么多也不用沮丧,我觉得做个五六千也不少了。”因为不用铺租,五六千营业额的话,扣除水电跟成本,净利润也有个三四千块钱了,跟家里养鸡场的收入不相上下,很不少了。

    只有五六千的话,那岂不是要少三分之二的客人?姜成才开了一个月的店,心里也有点数:“我觉得应该不至于少三分之二那么多,因为兴德广场的农民工们也陆续有人过来吃,虽然不会一直来,但也陆陆续续地来……”

    这个项目有几百号人呢,姜成才之前略微数过一下,每天穿工衣过来的人大概有四五十个的样子,而且他们非常喜欢喝冰豆奶,吃三块钱的特辣素面,起码要拿两瓶豆奶,一顿饭就要五块钱了……

    姜成才想了想:“我想在店里再加一个冰箱,一个冰箱的豆奶已经不够卖了,客人几次反映豆奶不够冰……”

    姜爱华精神一震:“不用买!我让豆奶公司的人免费送一个冰箱过来。”

    啊?姜成才傻眼,闺女这是想钱想疯了不成?就算豆奶好卖,人家老板还能免费给你送冰箱?

    姜爱华笑道:“爸,你就等着吧,他只怕要求着给我送呢!”

    她说这话当然不是没有依据的,在几十年后的便利店里,几乎所有的冰箱都是由饮料厂家配送的,在冰箱上面可以贴广告,里面可以摆饮料,有些特别大的品牌便利店,饮料厂家还得付放两个冰箱的租金呢,但在这个年代还没有流行这样的规矩,所以店铺里的冰箱都是店家自己买的。

    姜爱华打算在自家店里开个先例,让厂家提供冰箱。

    她找到送豆奶的小哥,把自己的要求说了,让小哥回去问问老板,能否配冰箱。

    送豆奶的小哥叫王振兴,是个只有十九岁的愣头青,豆奶厂在城西,而姜爱华的铺子在城东,一东一西隔了好几公里的距离,别的豆奶业务员都嫌这里的距离远不愿意送,皮球踢来踢去,踢给了他这个刚入职不久的菜鸟。

    豆奶业务员的底薪是很低的,只有一百多块钱,收入都是按卖货的箱数拿提成的,卖一箱豆奶拿三块钱提成,还得送货上门,商户离得越远当然就送得越少,所以位置在城东的寻味当然不受欢迎了,老的业务员早就有自己的业务范围了,这种偏远的订单,当然要推给新来的业务员了。

    王振兴就是这样接手了寻味的订单,他年纪轻没经验,知道这么远的订单是别人不要的他也得接,否则一个月就只能拿底薪,还不够交房租呢,远就远吧,一天订一件也有三块钱,最多他多出点力,把三轮车蹬远一点。

    没想到这个刚刚开业的寻味却是个被草盖住的金蛋,一天最少要订十箱以上的豆奶,他这个月光是靠寻味就提成了上千块钱,乐得他啥也不干,只盯着寻味了,姜成才在屋里忙出餐,他还主动上去收空瓶子,还帮忙收拾卫生,害得姜成才都不好意思了,请他吃了好几次面。

    寻味每天消耗的豆奶数量都快赶上大商超了,别的业务员嫉妒得脸都绿了,恨不得把这个订单抢到手里来,按照这个订单量,王振兴只要维护好这个客人就可以每个月拿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【请收藏猫和我小说网 maohewo.net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】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猫和我小说网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   今日头条

猫和我小说网|眼睛到不了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,是恰到好处的美好